信息网_资讯网

经典美文联系我们

信息网 > 广东信息 > 广州信息 > 正文

北斗“达人”刘经南:一句话,一辈子

网络整理 2021-04-29

◎ 科技日报记者 刘志伟 通讯员 吴江龙

“在与祖国科技事业共同成长的经历中,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个大国,涉及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一定要能自主可控,一定要有引领性、原创性的科学技术,才能步入强国之列。”

——刘经南院士获奖感言

860994d0497985599b2851e5b29b19e8.jpeg

6月12日,北斗三号系统完成全球组网前夕,著名大地测量与卫星导航专家刘经南院士站上湖北科技奖励大会的领奖台,接受湖北省委书记应勇颁发的湖北科技突出贡献奖。

77岁的刘经南,是我国卫星导航技术领域学科带头人,也是我国卫星导航定位工程应用领域开拓者。

他带领科研团队不畏艰难、勇攀高峰,从跟随、超越到引领,在我国卫星导航定位领域填补多个“空白”、实现多个“第一”。


不忘初心打破“国际惯论”

初中时,刘经南喜欢生物、化学和天文学。彼时,科学家发现的DNA双螺旋体结构影响着他。他自制显微镜,放大倍数可达100倍左右,吸引了很多同学。

刘经南高中成绩优秀,本希望考取北京大学生物类专业。但却被武汉测绘学院录取,就读天文大地测量专业。

入校后,刘经南一度想过退学,来年再考一次,因为测绘专业与个人兴趣相去甚远。但老师和家人都劝他坚持下去。

此时,刘经南依然喜欢生物。读大一时,他时常去旁听武汉大学生物系课。

虽然起初对测绘热情不高,但他觉得“拿好分数,是一个学生应该做到的。”从此,门门课程都是高分。大二时,他接触更多测绘专业基础课,发现也有很多探索性和挑战性领域,逐渐对本专业产生兴趣。

8d06c92decbcc517297d3d9e6fcd0617.png

大学毕业,刘经南被分到湖南煤田物探测量队,负责外业测绘,历经各种艰辛,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一干就是11年。11年里,刘经南不忘初心:“我想做科学研究工作。”

1979年,36岁的刘经南顺利考入武汉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专业读研。

1980年代,国家部署对西部油气资源进行探测,刘经南受老师委托西进青海、新疆。

高程坐标不精确,容易给后期的开采造成很大的误差。如何提高高程精度,是刘经南他们要解决的问题。面对挑战,他废寝忘食地埋首数据处理。

“用卫星定位的方式,通过高精度转换模型,就直接可以得到高程达到1米左右的水平”,修正了国际上卫星定位的大地高不能直接用于石油勘探的结论,满足了国家开发西部的重大需求。刘经南也因此收获了人生中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


“怀疑一切”攀登科学高峰

刘经南热爱教学和科研,喜欢在科研中探索挑战。

他历任武汉测绘学院所长、院长、副校长,武测合并到武汉大学后,又成为新武汉大学的副校长、校长,再到昆山杜克大学首任校长,一直坚持科研探索工作。

刘经南记忆犹新,上初中时读过一本关于马克思青年时代的书,书中马克思的二女儿劳拉问马克思:你最喜爱的座右铭是什么?马克思答:“怀疑一切”。

6月10日,刘经南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这句话影响了我一辈子”。

刘经南搞研究有一个习惯,对教科书上的证明和理论,他都要先学习然后找出问题和不足,“我可不可以用另外的方式来推导它?”

正是这种“怀疑一切,敢于挑战”的精神,他带领科研团队不断攀登科学高峰,填补了多个空白,创造了数个第一。

3dd812833eb1d1ff439c69f94fb11ecb.png

免责声明:信息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Tags:卫星(39)高精度(2)GPS(1)刘经南(1)北斗(25)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北斗“达人”刘经南:一句话,一辈子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