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资讯网

经典美文联系我们

信息网 > 安徽信息 > 合肥信息 > 正文

龙门石窟缺损的这两块,已流失海外百年|古迹巡游

网络整理 2024-10-27

(原标题:龙门石窟缺损的这两块,已流失海外百年|古迹巡游)

文博时空 宋燕/文 说到龙门石窟,大家最熟悉的几个词就是—卢舍那大佛、宾阳三洞、古阳洞。这几个词,每个词背后都联系着不止一个动人的故事,它们或者让人神往,或者让人喟叹。而宾阳中洞缺失的“帝后礼佛图”的故事,尤其让人痛心。

“云上龙门”小程序中标注的原帝后礼佛图的位置


发生于一个世纪前的盗宝大案


电视剧《五月槐花香》中,讲了一个盗卖国宝的文物贩子的故事,他因为售出的是仿制的赝品,没有把真正的国宝卖给外国人,因此逃脱了“五反”的制裁。

而在现实中,这个角色的原型——琉璃厂古玩商岳彬,并没有逃脱制裁,他 1954 年因为将大量文物盗卖而被判死缓,并因病死在了狱中。而被他盗卖的龙门石窟“帝后礼佛图”,如今一幅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一幅在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

目前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孝文皇帝礼佛图》

1907年法国汉学家沙畹拍摄的《孝文皇帝礼佛图》和《文昭皇后礼佛图》

1965年12月23日,曾参与盗凿龙门石刻的石工王光喜、王水、王惠成三人被带回龙门石窟指认现场,他们回忆了上世纪 30 年代那场疯狂的文物盗凿事件。

30年代,社会动荡,统治失序,中原大地成为冒险家的乐园。一些古玩商与土匪勾结,一边向外国古玩商兜售国内文物,一边胁迫当地人盗挖、盗凿墓葬、石刻。洛阳石匠王光喜、王水、王惠成就被土匪用枪胁迫,前往龙门石窟凿佛像。为了掩人耳目,盗凿多发生在深夜,王光喜回忆说:“当时在石窟内干活,能听到周边石窟里传来的叮叮当当的锤凿声,但究竟有多少人在凿,没人知道。有时候土匪们之间还会因为盗凿冲突发生争执,闹出人命……”

在这样疯狂的盗凿下,龙门石窟经受了自营造以来最大的劫难。大量佛首、菩萨首被砍下,大量的雕像被肢解,一幅幅精美的浮雕被凿碎流失海外……以致出现了“十室九空”“十首九残”的状况。

根据调查,仅 20 世纪上半叶,龙门石窟造像被盗凿就达 780 余处,多达 96 个窟龛被严重破坏,共凿毁主像 200多尊、其他造像 1000 多尊。目前,已知国外约 40 家博物馆共收藏龙门石窟造像近 200 件。其中经王光喜等人之手凿下的有宾阳南洞南壁大龛下狮子、万佛洞外两个狮子、万佛洞正壁莲花穿枝菩萨、万佛洞正壁飞天及莲花洞、古阳洞等洞窟的精美文物 20 余件,其中就包括了举世闻名的宾阳中洞“帝后礼佛图”。

由于浮雕较大,石匠们只能先凿下人物头部,再凿下其他部位。经过几年的盗凿,“帝后礼佛图”到古玩商岳彬手中时,已是一筐零碎的石头,大的碎块有乒乓球拍大,小的只有指甲盖大。岳彬虽找了修复高手,按照之前考古专家拍摄过的照片进行了修复,但因为破碎得厉害,碎块又不全,因此最终的成品有很多缺失、谬误和复刻的地方。例如如今在美国展出的孝文帝戴的头冠与老照片中并不相符, 大小也只有原作的七八成。文昭皇后那幅,也有很多用石膏弥补的地方。

1949年后,盗卖文物的相关人员被判刑。 1953 年,青岛海关在清理海关仓库时,意外发现了部分“帝后礼佛图”的浮雕碎片,是当年尚未运出的货物。这些珍贵的碎片,最终通过北京故宫博物院转交给龙门石窟。还有许多碎块被不同的古董商和收藏家买走,如今散落在世界各地。

美国人弗利尔1910年拍摄的“文昭皇后礼佛图”局部

帝后礼佛图——中国美术史上的标志性作品

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建造于公元 500 年至 523 年,是宣武帝元恪为父亲孝文帝和母亲文昭皇太后营造的功德窟,建造历时 24 年之久,是龙门石窟北魏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皇家洞窟之一。

除了三组大像之外,洞窟前壁内侧,自上而下有四层浮雕。其中的第三层,就是著名的帝后礼佛图,高 1.9 米。北侧是以孝文皇帝为中心的男供养人行列,南侧是以文昭皇后为中心的女供养人行列,共同组成相向行进的礼佛行列。孝文帝头戴冕旒,手持熏炉,左右和身后紧跟着一批交领宽袍、广袖飘垂的文武官员和侍者;文昭皇后头戴莲花冠,指端拈香,气度端庄雍容,随行的贵妇和侍女均袍服宽大,衣袂飘飘。浮雕线条勾勒流畅、工艺高超,整图中雕凿人物多达 40 余名,但整幅画面却在人物各具情态的同时主次分明。同时,浮雕中展现的人物衣冠、发式和伞盖、羽葆等仪仗形式,直观展现出北魏王朝进入中原后在文化理念和礼仪规格上的改变融合。整个浮雕造型准确,线条流畅,工艺精美,是当时最高等级和最高艺术水平的浮雕作品。

在石窟内塑造供养人像并非孝文帝及宣武帝时期创建,贵族群像出现的供养人出现在比宾阳中洞稍早的古阳洞中,但是如此巨幅的供养人像尚属北魏时期首例,绝美的造型样式,在龙门石窟乃至全中国的北魏石窟中少有,这种汉服形式出现的集体群像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大转折。随后建造的巩县石窟中也采用了这一样式,后来的许多南北朝的佛道造像碑、南朝石阙、北朝石棺葬具都模仿了这一画面。

“帝后礼佛图”的价值,几乎所有见过的考古学家、汉学家都有共识,因此在 1907 年法国汉学家沙畹拍摄过之后,美国汉学家弗利尔、日本汉学家常盘大定等都来拍摄,并将其作为自己出版书籍的封面。可惜不久,这两幅浮雕就被盗掘,慕名来拍摄的水野清及长广敏雄没能目睹其真容。

弗利尔摄帝后礼佛图 图自《佛光无尽——弗利尔1910年龙门纪行》

数字技术实现“帝后”虚拟回家

2023年1月,一座等比例的北魏《文昭皇后礼佛图》浮雕残壁的模型,出现在龙门石窟的宾阳中洞。通过聚合收藏在海外博物馆浮雕碎块、宾阳中洞残壁母体、浮雕原始拓片和历史照片所提供的信息源,西安交大艺术系教授贾濯非研究团队虚拟复原了《文昭皇后礼佛图》,并虚拟“嵌回”宾阳中洞残壁母体,与母体合壁复位。

这是龙门石窟研究院与西安交通大学造型艺术中心、芝加哥大学艺术系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共同启动的《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帝后礼佛图虚拟复原及展示项目》,项目组根据上述汉学家们拍摄的老照片,把纳尔逊博物馆展出的《皇后礼佛图》做了各个部分的真伪甄别和信息采集,再逐个甄别龙门石窟保存的其余浮雕碎片,以计算机虚拟拼接和残片,最后进行3D打印。他们努力恢复的,是“皇后礼佛图”原本的样子,而不是在海外被修复过的“变形”。

2020年7月,原洛阳考古研究院院长史家珍被调到了龙门石窟研究院任院长,刚好得知西安交大正在从事海外流散中国文物数字重建的研究,双方一拍即合,即开始推进与纳尔逊博物馆就《文昭皇后礼佛图》进行虚拟复原的合作。

史家珍认为,应该理性面对历史上的海外流散的中国文物,探寻新路径,寻找新模式。

实体文物回归并非易事。虽然文物流失国追讨有 1970 年与 1995 年两份国际公约作为法理依据,但它们仅适用于公约生效以后被盗和非法出口文物的返还。但在现实的通过外交和法律途径逐步解决的同时,让文物先数字化回归,已经在进行。

目前,《文昭皇后礼佛图》的数字重建工作还未全部完成,史家珍已经退休。在接受我们采访时,他期盼着自己亲手参与发起的这个项目,能够早一点看到结果。

根据“海外流散中国文物数字工程”的共享机制,在数字聚合复原完成后,所有参与方都可以得到一份相关文物的“全息信息包”,届时,龙门石窟就可以以3D打印的方式,在宾阳中洞原境的位置上,重建一套《帝后礼佛图》,让来参观的人们可以欣赏到 1500年前北魏匠人高超的技术和独特的审美,也可以感受到一个世纪前到访这里的几位汉学家体会到的震撼。

图片 | 宋燕

排版 | 黄思琦

设计 | 尹莉莎

免责声明:信息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Tags:[db:TAG标签](485687)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龙门石窟缺损的这两块,已流失海外百年|古迹巡游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